一、简读永辉财报
4月25日,永辉超市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永辉超市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05.17亿元,同比增长2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14.80亿元,同比减少18.52%。截至2018年底,永辉超市已开业门店合计708家,覆盖全国24个省和直辖市,实现了一至六线城市全覆盖,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川渝地区、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等区域。门店储备方面,已签约未开业门店达240家,储备面积188.48万平方米。除去净利润上的短暂下滑外,永辉在盈利能力和门店运营方面都在显著提升。
二、重看云超内核
笔者认为,财报不只是用眼来看的,还要用心来悟的,关键是要看懂内核,数字背后的动作才真正值得关注。根据永辉2018年的总结,数字背后的内核是:根据目前残酷的市场竞争及自身发展遇到的困境,积极调整公司战略,回归本源,以超市业务为核心,节能增效,打造食品供应链平台型企业。
永辉采取的具体行动是:一是将原云超一、二集群进行合并管理;二是对彩食鲜版块进行梳理和整合,借助资本的力量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度母公司不再控股;三是转让部分云创股份,使其更符合创新企业的发展规律。
为此,永辉对四大业务板块进行了重新梳理:
第一、在超市板块方面
将原云超一、二集群的超市业务进行合并管理,重新分成十大战区,分别为:一区(福建省);二区(北京、天津、黑龙江、辽宁、吉林);三区(浙江、江苏、上海);四区(重庆、湖北、湖南);五区(四川);六区(广东);七区(河北、河南、山西);八区(安徽、江西);九区(贵州、云南、广西);十区(陕西、宁夏)。
1、快速扩张,加固全国渠道优势
报告期内全年实现新开门店135家,新签约门店165家。截至2018年底,云超业务已经进入24个省市,超市业态门店708家,实现了一至六线城市全覆盖,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川渝地区、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等区域。
2、聚焦云超,做强到店业务
紧跟公司调整业务集群的战略,提升各团队的业务协同能力。
①、档期营销聚焦海报单品,降低门店陈列及库存压力。档期单品数减少27.3%(约90支),但海报单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毛利同比增长11%。
②、继续推动线上业务。2018年超市到家业务已覆盖20个省区的88个城市,共计490家门店为消费者提供到家服务,实现销售额16.8亿元,占比2.4%,同比提高1.5%。其中,京东到家连接公司超市门店330家,同比新增95家。
③、品控体系搭建。搭建了品控管理体系,产品端从开发、管理、生产、销售等维度设置节点进行管控,在供应链的源头端(产地/基地)、流通端(码头、物流、工厂)、门店端建立检测实验室标准、检验检测操作流程/指引、追溯溯源机制搭建。在2018年已建立覆盖果蔬、水产、 蛋品品类的88个检测站点,年检测60万批次;供应商端从寻源,资质,风险,供应商考核,供应商质量改进等环节进行管控,并通过中检、SGS公司合作,进行第三方食安抽检,验证质量安全风控体系。
3、打造平台型供应体系,加深商品护城河
全面搭建生态组织与生态供应链,打造更具柔韧性的供应链体系,形成全国、省区、地方供应链互补,全国24个省区设置18个采购办公室,实现平台、省区间协同开展供应链业务。遵循公司打造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的发展规划,关注成本,提升效率,按照市场化模式运营供应链业务,在全国推进“中分类战略”项目;并着力打造自营到家模式永辉生活APP,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快速拓展线上业务,强化线上场景服务能力,深入社区。
第二、在供应链板块方面
1、2018年供应链围绕“品质、品牌、源头”三核心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供应链变革迭代工作。聚焦核心商品,发展战略合作厂商,商品资源产地化。对内以产品为根本、以服务为核心,开发并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着力发展供应链环节上的便利、增值、效率服务。对外从商品品质管控、源头供应链标准规划、B端客户市场拓展等链接服务。自有品牌根据市场趋势与供应链战略进行重塑,制定自有品牌核心策略。以消费者为核心、以品质为基石和以品牌为引擎打造自有品牌。
2、报告期内自有品牌及品质定制销售16亿元。
3、服装业务占主营业务2%,报告期内并入食品用品部。服装业务坚持“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共治理”为模型,调整为供应链平台、运营平台、中台支持三个部门;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主力供应商70%,补充供应商30%。
4、彩食鲜主营收入24亿元,已在重庆、北京、福建、四川、安徽、江苏6个省市建立永辉生鲜中央工厂,覆盖405家超市门店;面向餐饮+医药+银行等拓展400家企业的大宗业务;企业购:开通APP微信商城,实现B2B2C,截止2018年共拓展业务585个单位;同时,彩食鲜为262家企业单位提供福利团购服务。
5、报告期内永辉超市物流中心已覆盖全国17个省市,总运作面积45万平方,员工人数约2000人;物流中心依据温度带进行区分,其中常温配送中心(含中转仓)分布17个省区,定温配送中心(含中转仓)8个,常温及集成中心17个;配送作业额409亿,物流供货率58.8%,增长30.6%,总费用率1.77%。
第三、在大科技部板块方面
2018年是永辉的科技转型年。大科技部以助力业务创新为核心,推动“科技永辉、数字赋能”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一方面致力于零售业务的线上线下的解决方案创新应用,另一方面围绕在线化、云化等数字化能力全面展开创新探索,为业务的下一步的发展夯实科技基础。
1、搭建了基于两地三中心的永辉云平台,提供各个层次的云服务。并对重庆、四川、 河南、安徽四省网络架构进行了调整及门店云部署,支撑了业务的快速部署。
2、为适应全链路的数字化,对门店管理系统进行了移动化、平台化、智能化的门店管理工具升级。门店后仓管理、调价、收银等进行了在线化创新应用。
3、启动了近200人参与的辉腾项目强基工程,构建以流程贯通、数据驱动为核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消费供应链系统平台的优化建设。围绕供应链、工程、HR、财务共享,以商品流、订单流、财务流和信息流进行了整体流程拉通,共梳理流程323条。目前一期系统已经落地,二期正在建设逐步落地。
4、2018年在食品安全云网中心,新增55个快检测中心数据,覆盖27个省产地、码头、物流,总检测站点87个,日均检测2500批次,检测合格率98.7%;农产品检测总批次达60万批次,环比17年增长252%;同步推进食安追溯查询、云屏覆盖650个门店,740块云屏。
5、积极拥抱新技术,并在食品溯源、智慧选址、商品与消费者洞察领域进行了试点探索应用,为持续支撑业务的发展培育科技能力。
第四、在云金板块方面
报告期内,累计注册客户数已达19.6万,贷款余额18.90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去年增长79%,营业收入9280万元,较去年增长83%,实现对外利润总额3377.7万元,较去年增长97.26%。
综上所述,建议大家看永辉的财报不要只是用眼来看,还要用心来悟,关键是要看懂内核,看懂数字背后的行动。根据永辉超市刚刚公布的一季报显示,永辉超市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22.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28%。永辉在2019年开年首个季度,就用强势的业绩反弹再次证明了自己。
4月25日,永辉超市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永辉超市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05.17亿元,同比增长2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并净利润14.80亿元,同比减少18.52%。截至2018年底,永辉超市已开业门店合计708家,覆盖全国24个省和直辖市,实现了一至六线城市全覆盖,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川渝地区、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等区域。门店储备方面,已签约未开业门店达240家,储备面积188.48万平方米。除去净利润上的短暂下滑外,永辉在盈利能力和门店运营方面都在显著提升。
二、重看云超内核
笔者认为,财报不只是用眼来看的,还要用心来悟的,关键是要看懂内核,数字背后的动作才真正值得关注。根据永辉2018年的总结,数字背后的内核是:根据目前残酷的市场竞争及自身发展遇到的困境,积极调整公司战略,回归本源,以超市业务为核心,节能增效,打造食品供应链平台型企业。
永辉采取的具体行动是:一是将原云超一、二集群进行合并管理;二是对彩食鲜版块进行梳理和整合,借助资本的力量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度母公司不再控股;三是转让部分云创股份,使其更符合创新企业的发展规律。
为此,永辉对四大业务板块进行了重新梳理:
第一、在超市板块方面
将原云超一、二集群的超市业务进行合并管理,重新分成十大战区,分别为:一区(福建省);二区(北京、天津、黑龙江、辽宁、吉林);三区(浙江、江苏、上海);四区(重庆、湖北、湖南);五区(四川);六区(广东);七区(河北、河南、山西);八区(安徽、江西);九区(贵州、云南、广西);十区(陕西、宁夏)。
1、快速扩张,加固全国渠道优势
报告期内全年实现新开门店135家,新签约门店165家。截至2018年底,云超业务已经进入24个省市,超市业态门店708家,实现了一至六线城市全覆盖,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川渝地区、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等区域。
2、聚焦云超,做强到店业务
紧跟公司调整业务集群的战略,提升各团队的业务协同能力。
①、档期营销聚焦海报单品,降低门店陈列及库存压力。档期单品数减少27.3%(约90支),但海报单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毛利同比增长11%。
②、继续推动线上业务。2018年超市到家业务已覆盖20个省区的88个城市,共计490家门店为消费者提供到家服务,实现销售额16.8亿元,占比2.4%,同比提高1.5%。其中,京东到家连接公司超市门店330家,同比新增95家。
③、品控体系搭建。搭建了品控管理体系,产品端从开发、管理、生产、销售等维度设置节点进行管控,在供应链的源头端(产地/基地)、流通端(码头、物流、工厂)、门店端建立检测实验室标准、检验检测操作流程/指引、追溯溯源机制搭建。在2018年已建立覆盖果蔬、水产、 蛋品品类的88个检测站点,年检测60万批次;供应商端从寻源,资质,风险,供应商考核,供应商质量改进等环节进行管控,并通过中检、SGS公司合作,进行第三方食安抽检,验证质量安全风控体系。
3、打造平台型供应体系,加深商品护城河
全面搭建生态组织与生态供应链,打造更具柔韧性的供应链体系,形成全国、省区、地方供应链互补,全国24个省区设置18个采购办公室,实现平台、省区间协同开展供应链业务。遵循公司打造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的发展规划,关注成本,提升效率,按照市场化模式运营供应链业务,在全国推进“中分类战略”项目;并着力打造自营到家模式永辉生活APP,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快速拓展线上业务,强化线上场景服务能力,深入社区。
第二、在供应链板块方面
1、2018年供应链围绕“品质、品牌、源头”三核心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供应链变革迭代工作。聚焦核心商品,发展战略合作厂商,商品资源产地化。对内以产品为根本、以服务为核心,开发并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着力发展供应链环节上的便利、增值、效率服务。对外从商品品质管控、源头供应链标准规划、B端客户市场拓展等链接服务。自有品牌根据市场趋势与供应链战略进行重塑,制定自有品牌核心策略。以消费者为核心、以品质为基石和以品牌为引擎打造自有品牌。
2、报告期内自有品牌及品质定制销售16亿元。
3、服装业务占主营业务2%,报告期内并入食品用品部。服装业务坚持“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共治理”为模型,调整为供应链平台、运营平台、中台支持三个部门;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主力供应商70%,补充供应商30%。
4、彩食鲜主营收入24亿元,已在重庆、北京、福建、四川、安徽、江苏6个省市建立永辉生鲜中央工厂,覆盖405家超市门店;面向餐饮+医药+银行等拓展400家企业的大宗业务;企业购:开通APP微信商城,实现B2B2C,截止2018年共拓展业务585个单位;同时,彩食鲜为262家企业单位提供福利团购服务。
5、报告期内永辉超市物流中心已覆盖全国17个省市,总运作面积45万平方,员工人数约2000人;物流中心依据温度带进行区分,其中常温配送中心(含中转仓)分布17个省区,定温配送中心(含中转仓)8个,常温及集成中心17个;配送作业额409亿,物流供货率58.8%,增长30.6%,总费用率1.77%。
第三、在大科技部板块方面
2018年是永辉的科技转型年。大科技部以助力业务创新为核心,推动“科技永辉、数字赋能”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一方面致力于零售业务的线上线下的解决方案创新应用,另一方面围绕在线化、云化等数字化能力全面展开创新探索,为业务的下一步的发展夯实科技基础。
1、搭建了基于两地三中心的永辉云平台,提供各个层次的云服务。并对重庆、四川、 河南、安徽四省网络架构进行了调整及门店云部署,支撑了业务的快速部署。
2、为适应全链路的数字化,对门店管理系统进行了移动化、平台化、智能化的门店管理工具升级。门店后仓管理、调价、收银等进行了在线化创新应用。
3、启动了近200人参与的辉腾项目强基工程,构建以流程贯通、数据驱动为核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消费供应链系统平台的优化建设。围绕供应链、工程、HR、财务共享,以商品流、订单流、财务流和信息流进行了整体流程拉通,共梳理流程323条。目前一期系统已经落地,二期正在建设逐步落地。
4、2018年在食品安全云网中心,新增55个快检测中心数据,覆盖27个省产地、码头、物流,总检测站点87个,日均检测2500批次,检测合格率98.7%;农产品检测总批次达60万批次,环比17年增长252%;同步推进食安追溯查询、云屏覆盖650个门店,740块云屏。
5、积极拥抱新技术,并在食品溯源、智慧选址、商品与消费者洞察领域进行了试点探索应用,为持续支撑业务的发展培育科技能力。
第四、在云金板块方面
报告期内,累计注册客户数已达19.6万,贷款余额18.90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去年增长79%,营业收入9280万元,较去年增长83%,实现对外利润总额3377.7万元,较去年增长97.26%。
综上所述,建议大家看永辉的财报不要只是用眼来看,还要用心来悟,关键是要看懂内核,看懂数字背后的行动。根据永辉超市刚刚公布的一季报显示,永辉超市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22.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28%。永辉在2019年开年首个季度,就用强势的业绩反弹再次证明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