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点洞察
未来的道路并不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那种,但是未来的道路在于我们的思维,在于我们的思想,我们需要自己来创造未来的道路。

——沃尔特·迪斯尼
沃尔特·迪斯尼这句话放在
城市更新的规划上一样适用
就好比城市更新之路所代表的重塑与创新
不只限于眼前的拆迁和重建
还渗透着一层对土地的尊重
所谓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以维护、整建、拆除等方式,使城市土地得以经济、合理地再利用,从而强化城市功能,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健全发展。
国外一些城市在这方面
已经做了很多尝试
并积累了一些成功案例
这些案例对城市的更新具有借鉴意义
 
1、毕尔巴鄂一座博物馆引领城市走向重生
1991年,为城市复兴计,毕尔巴鄂市政府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来发展旅游业,并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设计了古根海姆博物馆。博物馆建成后,在“古根海姆效应”下,毕尔巴鄂成功地从工业型经济转型到创造型经济,实现脱胎换骨。
 
2、金丝雀码头航运不夜港到金融不夜城
 城市更新使金丝雀码头从一个河运枢纽转变为金融商务区,它的功能置换、水系重塑、大型开放空间和立体化城市建设,以及与其他地区形成的清晰的轴线关系都成为亮点。
 
3、柏林波茨坦广场荒芜之地到城市中心
这里在二战前曾是繁荣的都市文化及交通中心,在二次大战中遭到严重毁坏,战后两条界墙之间的无人地带荒废多年,1990年两德统一后重新开发。现在,这一带已经成为了柏林新面孔的代表地区。在这里,摩登建筑群与古典城区交互辉映,令人耳目一新。由建筑师Helmut Jahn、景观设计师Peter Walker设计的索尼中心已经成为这里最吸人眼球的标志性建筑。
 
4、汉堡港口新城传统码头的新生
 港口新城规划面积为1.57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为232万平方米,提供5800套住宅容纳1.2万人,提供4.5万个工作岗位。 目前,正在建造的港口城最核心的理念是“混居”模式,为人们提供了居住、零售、餐饮、娱乐、办公、文化休闲、体育康体等尽可能丰富的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

5、纽约高线公园旧物重建的典范
高线公园是一个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西侧的线型空中花园。它原来是1930年修建的一条连接肉类加工区和三十四街的哈德逊港口的铁路货运专用线,后于1980年功成身退,一度面临拆迁危险。在纽约FHL组织的大力保护下,高线终于存活了下来,并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空中花园走廊,为纽约赢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国际设计和旧物重建的典范。
 
6、哥本哈根超级线性公园创意点亮城市
这个半英里长(约805m)的城市公园是一个超级的建筑、景观、艺术结合体,包含了60多个不同文化背景城市的展览。三个色彩鲜明的区域分别有着自己独特的氛围和功能:红色区域为相邻的体育大厅提供了延伸的文化体育活动空间,黑色的区域是当地人天然的聚会场所,绿色的区域提供大型体育活动用地。
 
此外,该公园还在三个区域的基础之上,展示全球60个城市上百件艺术品。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当地居民充分参与,避免先入为主而实现了最大的公共性。在植物的选择上也强调物种多样性:日本的樱花、落叶松、中国的棕榈、黎巴嫩的雪松等。
 
7、道路空间更新马路变窄不是作死而是新生
城市的未来,应该以何种面貌存在?近日,一个名为“Urb-i”的巴西城市规划研究小组在其官网上展示了在谷歌地图上搜集到的全球各个城市的街景图像,显示了近十年来,这些城市发展的前后对比。
我们清晰地看到,尽管拍摄于不同的城市和国家,但表现出来的趋势都惊人的一致:曾经以汽车为主的失衡的城市空间,在真切地让位于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和设计。这些全球城市的变化趋势和其中充满人文关怀的细节,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8、斯坦福市弥尔河更新一道建与不建的选择题
弥尔河是流经斯坦福市中心的河道,为了防治洪灾,斯坦福市修筑水坝开挖河渠,周围的树林为河水所淹没,生态系统开始失衡,洪水更加肆掠横行。两岸污水源源不断排入河道中,黑色的淤泥暗藏在浑浊的水面之下,随风散发臭味。
 
2000年,陆军工程部提交了一份提案,恢复河岸的自然属性,移除所有障碍物和蓄水设施,模拟回到自然的河流形态。改造之后的河流不仅恢复了沿河的栖息地,降低了城市洪水风险,还借机开发出周边的公园空间,将市区同河岸结为一体,实现了区块的整体复兴,人们更加强烈地认识到城市与生态共生的必要性。
 
9、鹿特丹市集住宅市场与住宅的完美结合
这个市集住宅位于市中心劳伦斯广场,是全球首个将市场与住宅相结合的建筑,由荷兰MVRDV建筑与城市规划事务所设计历时五年完成。该项目建筑面积达95,000平方米,长约120米,宽70米,挑高达40米的拱形结构,聚集了80多个生鲜食品摊位和商铺。地下一层是一超市和1200个停车位,一层至二层共有20间零售商铺、8间餐厅和咖啡厅,拱形结构容纳了228间公寓,每年吸引4.5至7万人次。
 
10、口袋公园与袖珍广场城市沙漠里的绿洲
口袋公园、袖珍广场的概念,最早源于1963年5月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这一新形式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问世,具有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性分布的特点,它们能见缝插针地大量出现在城市中,这对于高楼云集的城市而言犹如沙漠中的绿洲,同时部分解决高密度城市中心区人们对公园的需求。
 
11、慢行空间不该被遗忘的生活方式
慢行交通系统既是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中的一类独立出行方式,也是其他机动化出行方式不可或缺的衔接组成,能有效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同时,慢行交通更加有利于人与人面对面身心交流、缓解紧张压力、感受城市精彩生活和满足人们健康休闲需求。
 
12、城市小品公共空间的“家具”
城市小品可以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家具”,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除了其自身的功能实用性以外,城市小品还能强化环境特色,美化环境氛围。街头绿地的一座花架,步行街旁的几组坐凳,不仅使城市环境增添了亲切感和人情味,同时也起到了活跃气氛和美化生活的作用,提升公共空间的品位和质量。
 
友情链接

在线
沟通

在线
QQ

电话
联系

13585925469

在线
留言